1 營養 竹蓀是喜氮菌,氮素是竹蓀合成蛋白質和核酸所必需的原料。培養料中氮素的含量對竹蓀的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有很大影響,比其他菌類需氮量多,氮量過低,菌絲生長不粗壯,產量低。一般竹粉、木屑中氮源不足,建堆發酵時,在培養料中添加尿素, 栽培地補施尿素,增加栽培地養分,促使菌絲生長粗壯旺盛,提高產量。
2 氧氣 竹蓀屬好氧性真菌,土壤肥沃疏松,種植時輕蓋覆土,保證培養料中有一定的透氣性,以便于菌絲生長。
3 溫度 竹蓀是中高溫型菌類,喜陰濕環境,菌絲生長溫度為5~32 ℃,最適為23 ℃;子實體形成溫度為20~30℃,最適為25 ℃。因此,栽培時需搭建遮陽棚或套種作物以防曬,并保持覆土和溝土的濕潤。
4 酸堿度 竹蓀長期在腐殖層和微酸的土壤中生長繁衍,形成了適宜在微酸環境下生長。所以,竹蓀的培養料和覆土的pH值要求在5~6.5之間,pH值大于7時生長受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