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品種選擇不當
在栽培時選擇不合格的菌種,就會導致不出菇,平菇的品種不同,對于適宜生長的溫度也不同,根據它的適宜生長溫度可分為低、中、高溫型三種。如果選擇選擇的是高溫型品種,但卻種植在低溫環境,所以就不會出菇。
解決方法:選擇菌種時一定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溫度選擇,選擇適宜栽培的品種,最好在進行品種出菇溫度試驗,然后再大面積投產,減低栽培風險。
2、培養基質堿度過高
在調配培養機制時,會加入一些石灰粉,如果石灰粉的添加過量,會導致培養基質堿度過高,影響到菌絲的正常生長,所以造成不出菇。
解決方法:針對這種情況,先不要著急,菌絲在生長時經過新陳代謝后會產生一定的酸性物質,會不斷的中和酸堿度,到了一定程度時就會出菇,只是會對產量有一定的影響。
3、藥物使用過量
在菌絲生長時,會出現其他的雜菌,一般雜菌的活力是沒有平菇菌絲活力強,平菇的菌絲到后面可將其覆蓋,但如果栽培環境或栽培不當,造成這些雜菌生長超過平菇菌絲。這時就要使用殺菌劑抑制雜菌的生長,或者在除蟲時會使用藥劑,這些藥物使用過量會殺死平菇菌絲,造成不出菇。
解決方法:在使用藥物時一定要注意濃度和使用劑量,防止傷害到平菇的菌絲。
4、栽培環境不當
在栽培時對溫度、濕度以及光照皆有一定的要求,在高溫、低溫或濕度過低的極端環境都會引起平菇不出菇,另外平菇菌絲生長時是不需要光照的,但在原基分化時需散射光,否則對出菇不利,嚴重者會造成不出菇。
解決方法:栽培環境一定要滿足平菇出菇條件,高溫時,加強通風或噴灑水霧降溫,低溫時利用溫室升溫,濕度少可噴灑水霧增濕,光照不足,可通過人工補光。